云原生架构是一种将应用设计、构建、部署和服务化的方式,它允许应用程序快速、高效地运行在动态的、可伸缩的环境中。随着技术的演进,云原生架构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云原生架构的安全挑战和风险,以及企业在使用云原生技术时所面临的新安全问题。
一、云原生安全发展概述
1.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中国的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增长,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的36.2%。然而,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比例仅为9%,显示出数字化程度整体偏低。云计算产业应用分布日益广泛,互联网应用占比下降,传统行业应用云计算的比例激增,尤其是媒体、金融等行业。
2. 技术架构和IT管理的挑战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技术架构和IT管理的挑战。跨平台异构环境数据打通困难、高并发访问承载力有限、应用敏捷化交付支撑难以及IT服务需求实现难度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3. 云原生技术的价值和采纳情况
云原生技术因其极致弹性、服务自治、故障自愈和大规模可复制性等价值被企业广泛接受。微服务架构、Serverless技术、容器技术的采用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核心业务中使用这些技术。云原生技术的采纳提升了资源效能,加速了应用迭代速度,并赋能用户应用创新。
二、云原生安全风险剖析
1. 传统安全防护模型的不足
随着云原生架构和应用模式的变化,传统的基于边界的安全防护模型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云原生技术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包括API的爆发式增长、微服务的动态性和细粒度特性、DevOps研发运营一体化、容器及容器编排的动态性等。
2. 云原生安全风险
云原生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容器安全风险、微服务安全风险、编排及组件安全风险、容器运行时安全风险等。容器的构建、部署和运行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包括安全配置不当、容器逃逸攻击等。此外,微服务架构的细粒度切分也增加了规模化应用的安全风险。
3. 安全风险具体分析
- 容器安全风险:容器生命周期缩短至分钟级,共享操作系统内核提升了逃逸风险。
- 微服务安全风险:服务的细粒度切分和东西向流量显著增加,引入应用风险。
- 编排及组件安全风险:编排工具和组件的漏洞及不安全配置增加了安全风险。
- 镜像及镜像仓库安全风险:软件供应链的监管风险,如软件漏洞、配置缺陷、来源不可信、仓库管理问题等。
三、云原生架构安全的应对策略
1. 安全架构的升级
为了应对云原生安全风险,企业需要升级其安全架构,采用基于细粒度和动态工作负载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软件流转的全链条安全,以及容器生命周期缩短和多容器共享操作系统带来的逃逸风险。
2. 安全管理的改进
企业应提升对云原生技术的安全管理,包括加强对API滥用风险的监控和溯源、改进容器安全配置、确保镜像和镜像仓库的安全、优化编排组件的安全配置和访问控制策略等。
3. 安全文化的培育
企业还需要培养一种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使安全成为云原生应用开发和运维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云原生架构为企业带来强大能力的同时,也对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对云原生架构的安全性有深刻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安全挑战,以确保云原生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