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生物学基础:题目涉及人体解剖和生理知识,如"切脉"是指动脉,"青筋"则是指静脉。动脉是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压力大,搏动明显,适合诊脉;静脉是血液回流到心脏的血管,表浅且易于观察。
2. 人体结构层次:皮肤作为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包括表皮、真皮以及附属结构,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等多种功能。
3. 呼吸系统: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极薄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完成,至少需穿过2层细胞。
4. 心血管系统:图示题中涉及血管类型识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各有其特点,动脉通常含氧量高,静脉含氧量低,毛细血管则是物质交换的关键部位。
5. 绿色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是植物对环境的主要贡献。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供清新空气;蒸腾作用通过水分蒸发,提高空气湿度。
6. 呼吸过程:肺的通气是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的,空气经过鼻腔、气管到达肺部。
7. 生物特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繁殖能力,即使遭受破坏,也能通过繁殖恢复生机。
8. 植物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和分生组织是植物体的基本组织类型,分生组织可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9. 细胞制片技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滴加清水,染色均使用碘液。
10. 生物圈的构成:生物圈包括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地球呈现的绿、白、蓝分别对应生物圈的植物覆盖、大气和水体。
11. 心脏结构:左心室连接主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向全身。
12. 蚯蚓行为:大雨后蚯蚓爬到地表主要是为了呼吸,因为土壤过湿导致土壤空隙减少,影响蚯蚓的气体交换。
13. 呼吸系统: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14. 实验设计:对照实验应确保除单一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以控制实验误差。
15. 种子结构:菜豆种子的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提供初生生长所需的养分。
16. 制作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通常是生理盐水,用于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17. 血液性质: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18. 呼吸过程:ab段曲线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肺扩张;cd段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肺缩小。
19. 微生物分解作用:鱼内脏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成为微生物的营养源。
20.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花瓣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上一年叶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供花期使用。
21. 小肠的吸收功能:小肠长度、肠壁的肠腺分泌、黏膜皱襞和绒毛都是为了增加吸收面积和效率,与吸收无关的结构特点可能是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这实际上是有利于吸收的。
以上是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详解,涵盖了人体结构、生理、植物生理、生态学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