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主要涉及高等教育中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教师的心理角色、大学生的心理冲突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以下是根据文档内容提炼出的知识点:
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包括理想化与现实感的冲突、交往与闭锁的冲突、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冲突以及适应心理问题。这些冲突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需要得到理解和引导。
2.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而非《理想国》、《乌托邦》或《论人性》。
3. 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涵盖了家长心理、教师心理、高校学生的心理以及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心理。
4. 教师的角色内冲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与执法者身份的矛盾、知识传授者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矛盾以及作为学生的朋友、心理咨询师与纪律执行者的多重身份冲突。
5. 教师的角色间冲突则包括模范公民与普通人的冲突、模范公民与教师实际地位平庸的矛盾,但不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与执法者身份的矛盾,因为这属于角色内冲突。
6. 高校教师职业角色形成通常经历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信念形成阶段,而不包括内化阶段。
7. 心理咨询中,教师应具备心领神会、自发性和诚恳的态度,以及无占有欲,但不应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8.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开展教学活动,传授知识,而不仅仅是管理班级秩序或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9. 现代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促使人们期待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
10. 教师在组织教学、维持课堂秩序时,扮演着团体的领导、侦探和纪律执行者的角色。
11. 当教师成为学生仇视的对象时,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扮演侦探和纪律执行者的角色。
12.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往往还承担科学家或思想家的角色,进行学术研究和思考。
13.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特定学科知识以及如何传授这些知识的教学知识。
14. 教育事业积极情感的核心是师爱,而非兴趣、价值观或人格。
15. 成为好教师的关键在于情感投入,包括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情感关注。
16. 教师的情操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而求知欲是教师的品质之一,但不属于情操范畴。
17. 教师的情感特征以师爱为核心,对学生满怀期望,而教师的情操和品德是教师情感的组成部分。
18. 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因素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
19. 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师生平等交往,而第一印象和道德品质也是重要的因素。
20. 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以及师生平等交往。
21. 德瑞福斯认为,大多数工作三、四年的教师能够达到胜任阶段,即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经验。
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中,婴儿感知运动阶段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协调感觉输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23. 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涵盖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
24. 提出“学习的最佳期”概念的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强调在特定年龄阶段学习效果最佳。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多个方面,包括教师的心理角色、学生心理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