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兴安岭山脉东段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林业产区,全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海拔在四百至六百米之间。这个区域主要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构成,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小兴安岭不仅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共同占据了全国木材储备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还是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此外,这里还盛产人参、乌拉草等珍贵药材。
教学目标主要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掌握新课的生字、词语和多音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阅读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则进一步深化,强调理解上下文,体会语言的精准性,以及按照四季顺序观察景物的特点。同时,通过对小兴安岭的描绘,让学生认识到它既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宝贵的资源宝库,培养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春天,树木抽出新枝,积雪融化,小溪流淌,小鹿在溪边活动;夏天,树木繁茂,晨雾缭绕,阳光穿透,草地和野花点缀其间;秋天,树叶变色,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等果实和菌类丰富,人参等药材也藏匿其中;冬天,雪花覆盖,树木挺立,西北风呼啸,动物如紫貂和黑熊进入冬眠,松鼠则忙着收藏食物。
作者在描述小兴安岭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连绵数百里的森林比作绿色的海洋,形象地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象。文章通过具体描绘不同季节的特征,突显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丰富资源,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自然宝藏之中。通过对动植物和自然现象的细致刻画,展示了小兴安岭作为生态宝库的重要地位,激发读者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