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大纲解析
####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
**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太阴、厥阴、少阴)、手三阳(阳明、少阳、太阳)、足三阴(太阴、厥阴、少阴)、足三阳(阳明、少阳、太阳)。每一经脉都有特定的名称、分布规律、属络表里关系以及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这些脉络虽然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但在调节人体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十五络脉**:分布在十二经脉的基础上,增加了督脉、任脉、脾之大络。每条络脉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
-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对应,主要分布在肢体的肌肉和关节处,参与运动功能。
**细目二:十二经脉**
- **名称**:如前所述,包括手足六阴六阳共十二条经脉。
- **分布规律**:每条经脉都有其独特的分布路径,贯穿全身,连接脏腑。
- **属络表里关系**: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通过经络网络相互关联。
- **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一般而言,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部;足三阴经从脚趾走向腹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走向脚趾。
**细目三:奇经八脉**
- **名称**:前述的督脉、任脉等八条脉络。
- **作用**:奇经八脉对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督脉主一身之阳,任脉主一身之阴等。
**细目四:十五络脉**
- **分布**: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覆盖全身各处,起到调节局部气血的作用。
**细目五:十二经筋**
- **分布**:与相应的经脉相伴而行,主要分布在四肢的肌肉和关节处,对肢体运动起支撑作用。
#### 第二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经络的作用**
-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经络如同桥梁,连接身体内外各个部分,使得身体内部能够相互协调。
-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通过经络的运行,气血得以流通全身,滋养每一个细胞。
-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经络中的气血流通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外邪入侵。
**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 **诊断方面**:通过观察经络反应点的变化来判断病情。
- **治疗方面**:利用针灸等手段刺激相应穴位,调整经络状态,达到治病的目的。
####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 **十四经穴**:属于十二经脉及其相关的督脉、任脉上的穴位。
- **奇穴**:不属于十四经脉的穴位,具有特殊疗效。
- **阿是穴**:即“痛点”,根据症状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的敏感点。
####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 **近治作用**:穴位位于病变部位附近时,可以直接改善局部症状。
- **远治作用**:通过经络系统连接远端穴位与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 **特殊作用**:某些穴位具有特定功效,如止痛、安神等。
#### 第五单元 特定穴
- **五输穴**:指各经脉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
- **原穴**:指各经脉中与脏腑有密切联系的穴位。
- **络穴**:指经络系统中起到联络作用的穴位。
- **背俞穴**:指背部对应脏腑的穴位。
- **募穴**:指前胸腹部对应脏腑的穴位。
- **八脉交会穴**:指连接奇经八脉的穴位。
- **八会穴**:指气血汇聚之处的八个重要穴位。
- **郄穴**:指经络气血汇聚的特殊穴位。
- **下合穴**:指足三阳经在下肢部的特定穴位。
- **交会穴**:指多条经脉交汇的穴位。
####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 **骨度分寸定位法**:根据骨骼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穴位位置。
-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利用身体表面的固定标志(如骨头、肌肉突起等)来定位。
-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利用患者自身的手指宽度作为测量单位来确定穴位位置。
#### 第七至第二十一单元 各经脉及其穴位
每个章节详细介绍了不同经脉的循行路径、主治概要以及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例如:
- **手太阴肺经**:介绍经脉循行路线,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并列举了尺泽、列缺等穴位的位置和主治。
- **手阳明大肠经**:介绍经脉走向,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穴位包括商阳、合谷等。
- ……
- **任脉**:介绍经脉循行路径,主治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常用穴位有中极、关元等。
#### 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
- **针刺准备**:包括消毒、选择合适的体位等内容。
- **进针方法**:介绍了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等多种技巧。
- **针刺角度和深度**:根据治疗需要调整针刺的角度(如直刺、斜刺、平刺)和深度。
- **行针与得气**:掌握行针的手法,了解得气的意义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 **针刺补泻**:通过不同的针刺手法实现补虚泻实的效果。
- **针刺异常情况**:如何处理晕针、血肿等问题。
- **针刺注意事项**:针对不同人群或特定情况下针刺时应注意的事项。
#### 第二十三单元 灸法
- **灸法的作用**:包括温经散寒、扶阳固脱等。
- **灸法的种类**:如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
- **灸法的注意事项**:如施灸时的禁忌及灸后的护理措施。
#### 第二十四单元 拔罐法
- **拔罐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拔罐操作。
- **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适用于风湿疼痛、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症。
- **拔罐的注意事项**:包括皮肤破损者不宜拔罐等。
#### 第二十五单元 其他针法
- **电针法**:结合现代电子技术进行治疗的方法。
- **三棱针法**:一种出血疗法。
#### 第二十六单元 治疗总论
- **针灸治疗作用**:包括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等方面。
- **针灸处方**:基于中医理论制定的针灸治疗方案。
#### 第二十七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 **头痛**:根据头痛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 **中风**: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
- **眩晕**:通过调整经络平衡缓解症状。
以上内容涵盖了《针灸学》大纲的主要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针灸学部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