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文本类型与教学目标:
- 这份文档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导学案,针对的是《蜡烛》这篇课文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人性光辉和深厚情感。
- 认知目标:学生需要理解并感受到反法西斯阵营中的军民之间血肉般的情谊,以及文章中真挚感人的语言表达。
-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人物行为,深入理解人性的本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让他们体会到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英雄的深情。
2. 导学过程与内容解析:
-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 整体感知环节,介绍了文章主旨,即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战斗友谊,歌颂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情感。
- 文章分析主要围绕老妇人的人物形象展开,强调环境危险、老妇人的行动力、保护烈士遗体的行为以及烛光的象征意义,揭示了老妇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 烛光的特殊意义包括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南斯拉夫人民对烈士的哀思,以及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象征。
- 结尾两句话的含义,揭示了超越国界的母子般的深情,基于正义反侵略的情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体现。
- 课后练习的处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文章结构与人物塑造:
- 老妇人形象的总结,展现了她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和平的渴望,对红军的敬仰,以及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无畏精神和深沉的母爱。
- 文章作为战地通讯,以叙述为主,包含典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学生应能找出并理解这些要素。
4. 扩展思考与联系实际:
- 提问学生能否找到类似老妇人的人物例子,鼓励他们将课文内容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情感动力。
《蜡烛》这篇课文通过深入分析人物行为和情感,展示了战争背景下人们对于和平的追求和军民之间深厚的血肉情谊,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理解并欣赏文章中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