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心理.ppt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幼儿美术活动心理】是指在幼儿教育阶段,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和促进幼儿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关注幼儿的艺术技能发展,更注重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培养,旨在形成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强调了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为艺术活动是实施美育的关键途径。它们鼓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避免过度关注技能或结果,而忽略活动本身带给幼儿的感受和态度。 在【感受与欣赏】方面,教育建议包括: 1. 带领幼儿观察和欣赏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美,提升他们的审美观。 2. 提供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让幼儿接触并理解不同类型的美。 3. 尊重幼儿的个人感受,理解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行为,培养他们的独特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表现与创造】环节,教育策略涉及: 1. 创设条件,鼓励幼儿自发地进行艺术创作,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敢于表达。 2. 对幼儿的自发表现和创造给予适当指导,同时尊重他们的创新想法。 幼儿美术活动的意义深远,它能: 1. 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追求美、探索美、理解和表达美的能力。 2. 通过美术活动,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有利于智力和创新潜能的提升。 3. 美术教育有助于形成幼儿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如自信、友善和勤奋的学习态度。 4. 美术活动还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因为大脑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对全面学习至关重要。 在幼儿绘画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化期等: 1. 涂鸦期(1岁半至4岁):从无意识涂鸦到命名涂鸦,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尝试将动作和语言结合,初步展现对空间的感知。 2. 象征期(4岁至5岁):孩子开始用简单的图形代表具体的事物,如“蝌蚪人”形象的出现,表现出他们对人物基本特征的认知。 3. 概念化期(5至7岁):幼儿开始注意观察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感受,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更加丰富,空间感和比例感逐渐显现。 幼儿美术活动心理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艺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教育者应当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以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引导他们探索和表达美的世界。
- 粉丝: 95
- 资源: 1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