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十二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本章主要探讨了经济如何达到均衡产出,以及消费和储蓄如何影响这个过程。我们聚焦于“均衡产出”的概念,这是经济处于平衡状态时的产出水平,此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
在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经济由居民户和企业组成,居民户消费,企业生产并进行投资。假定经济体系总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与总需求相匹配的供给量,即所谓的“凯恩斯定律”。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背景下,这一理论尤为引人关注。当总需求AD(Aggregate Demand)等于总供给AS(Aggregate Supply)时,即实现了凯恩斯的均衡。如果非意愿存货投资为零,那么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净生产值(NDP)、国民收入(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和国民收入(NI)等指标均相等。
均衡产出的实现意味着产出恰好等于所有居民和企业的支出愿望。当总支出E等于总产出y时,即E = c + i,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如果总支出大于产出,企业将积累非意愿存货,反之则可能导致产出减少,直至找到新的均衡点。
接下来,我们转向消费和储蓄。消费函数描述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凯恩斯提出,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增长速度慢于收入增长,这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时消费增加的比例,它通常随收入增加而递减。平均消费倾向(APC)则是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同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 = c(y),其中c(y)表示在收入y时的消费。
相反,储蓄函数s = s(y)描绘了收入与储蓄的关系。边际储蓄倾向(MPS)表示收入增加一单位时储蓄增加的比例,而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总收入中储蓄的比例。与消费倾向相反,MPS和APS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消费和储蓄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即c + s = y,表明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上总储蓄。同时,MPC与MPS之和恒等于1,表明消费和储蓄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始终保持固定。
社会总消费函数是所有个体消费函数的总和,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预测和解释经济活动的变化,从而制定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通过研究消费和储蓄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民收入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以及这些分配如何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