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成效调查报告展示了城市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上海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的进展。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就开始探索垃圾分类,并在20XX年推出了“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我先行”的项目,逐步扩大试点小区范围。根据绿化市容局委托旭中咨询所做的调研报告,截至20XX年底,全市参与试点的小区达到了6982个。
报告通过综合评估得出,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小区的整体成效超过及格线,达到了67分,总体处于一般以上水平。在各区县的垃圾分类成效排行榜中,奉贤、松江、嘉定表现最佳。垃圾分类的实施使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末端处理量从20XX年的18902吨下降到20XX年底的16435吨,减少了约20%的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
调研显示,上海小区平均日产垃圾接近1吨,平均每户每天产生1.85公斤垃圾,每个居民平均每天产生0.61公斤。其中,厨余垃圾占比最高,达到60%,可回收垃圾约占20%。不同类型的小区在垃圾分类上表现出差异,低房价小区的厨余垃圾比例最高,11-20年的小区比新小区和老小区的可回收垃圾比例更高。
尽管小区内设有分类垃圾桶,但垃圾混杂现象仍较普遍,平均混杂率超过80%。别墅类小区混杂率最低,老公房混杂率最高,达到87.2%。这表明,小区的基础条件和新建程度对垃圾分类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女性和高收入人群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强,但实际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并不均衡,24-35岁的男性群体尤为低落。
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得分为64.8分,虽然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会将干湿垃圾分开投放,但实际正确率只有13.3%。垃圾分类的正确执行在各个环节都有所衰减,因此前端的分类至关重要。
小区的分拣员和保洁员在垃圾分类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的二次分拣提高了分类效率。尽管如此,这一群体的年龄偏大,收入不高,且工作负荷重,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报告指出,提高垃圾分类成效还需要更多工作,如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尤其是中青年男性的参与度,优化分拣员的工作条件和收入,以及通过绿色账户等激励机制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教育和宣传工作也应持续加强,确保更多人了解并实践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以实现更有效的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