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题目涵盖了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角度测量、水准测量、导线测量、误差分析、坐标系统、等高线的理解以及测量仪器的使用等。以下是针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水平角观测**:观测水平角时,通常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但归零差的检查应在每个测回结束后进行,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2. **视距测量**:视距测量可以同时得到水平距离和高差,但精度受到地形、大气折射等因素的影响,通常用于快速估算而非精确测量。
3. **直线方向表示**:在测量中,我们通常用方位角而不是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因为方位角考虑了真北或磁北的参照。
4. **水准测量**:水准测量中,水准仪不应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而应安置在高程点之间,确保视线通过水准尺的水准泡。
5. **水准仪微倾螺旋**:微倾螺旋用于调整水准仪的管水准器,使其保持水平,而不是调节焦距。
6. **方位角和象限角**:方位角在0°到360°之间,象限角在0°到90°之间,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7. **高差计算**:高差的计算应该是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而不是相反。
8. **控制测量原则**:控制测量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以保证整体测量的精度。
9. **方位角范围**:方位角的正确范围是0°到360°。
10.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影响数据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数据的精密度,通过多次测量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11. **高程测量区域**:在小范围内,如10km以内,可以近似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但随着范围扩大,这种假设的误差会增加。
12. **测量工作资质**:测量放线人员需要具备相应资格,才能上岗工作。
13. **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两者的闭合差分配原则相似,但形式略有不同。
14. **导线长度与精度**:导线的精度不仅取决于边长,还与测量技术和误差修正有关。
15. **盘左盘右观测**:使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可以消除仪器误差,如度盘偏心。
16. **水准仪操作步骤**:粗平、照准、精平、读数是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流程。
17. **水准仪的水准器**:圆水准器保证竖轴垂直,管水准器确保视线水平。
18. **水准尺倾斜的影响**:水准尺倾斜会导致读数错误,进而影响高差计算。
19. **水准测量中视距相等**:视距相等是为了抵消横轴误差,而不是消除竖轴误差。
20. **水准仪测量高程**:一个测站可以测量多个点的高程,只需适当调整水准尺的位置。
21. **经纬仪对中与整平**:对中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重合,整平使水平度盘水平。
22. **测量精度**:提高角度测量精度是全站仪进行四等精度导线测量的关键。
23. **粗差与中误差**:粗差是不可接受的错误,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减少;中误差是衡量精度的统计指标。
24. **点位误差综合**:角度和距离测量的误差会综合影响点位误差。
25. **等高线特性**:等高线不相交,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平缓,密集表示坡度陡峭。
26. **RTK与静态测量**:RTK适用于实时定位,静态测量适用于建立控制网。
27. **测量基准**:铅垂线是垂直度的基准,水准面是水平度的基准。
28. **光电测距仪类型**:分为脉冲式和相位式,依据不同的工作原理。
29. **磁方位角**:磁方位角是基于磁子午线,而非真子午线。
30. **观测误差比较**:精度不能简单通过中误差大小比较,还应考虑观测条件和方法。
31. **高斯平面坐标系**:x轴通常在中央子午线,y轴在赤道,但为了使y坐标始终为正,x轴可能需要偏移。
32. **直线定向方向**:真子午线、坐标纵线和磁子午线是常见的定向标准。
33. **视差**:视差是由于观察者眼睛位置变动导致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位置关系变化的现象。
34. **照准部偏心差**:仪器照准部的旋转中心与度盘中心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35. **测量精度指标**:中误差、极限误差和相对误差是评价测量精度的主要指标。
36. **等高线形状**: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37. **路线勘测设计**:分为初步测量(初测)和详细测量(定测),以确定路线的具体位置。
38. **里程桩分类**:整桩标识路线的主要位置,加桩则用于补充标识。
39. **坐标系中的子午线**: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而不是y轴。
40. **测量基本工作**:测量主要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
41. **最或是值**:一组观测值的平均值通常作为最或是值,代表最可能的真实值。
以上是对题目涉及的测量学知识点的详细解析,涵盖了许多基础概念和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