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是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和苏联从盟友转变为敌对关系,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华约)的对峙局面。这一格局在1947年至1991年间主导了全球的政治版图。
2. “冷战”概念: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两国之间除了直接军事冲突外的各种形式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竞争。该词由美国政论家斯沃普提出,并通过巴鲁克的演说和李普曼的著作广泛传播。
3. 马歇尔计划:全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美国在1947年提出的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旨在帮助欧洲国家战后重建,同时抗衡苏联在欧洲的影响力,是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 阵线分明:两大阵营界限明显,互相争夺和对抗。
- 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起主导作用,领导各自的盟友。
- 斗争方式:主要通过非战争手段,如政治对抗、军事对峙、意识形态对立和经济封锁。
- 内部矛盾:两大阵营内部有分歧,但整体上服从美苏战略利益。
- 对峙地区:欧洲是争夺焦点,亚洲是双方势力的交汇地带。
5. “冷战”影响:
- 促进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全球紧张局势。
- 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分化,许多国家被迫选择站队。
- 影响了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推动了多边外交和区域合作的兴起。
-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因为双方都认识到直接军事冲突可能导致核战争。
6.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 相同点:都反映了美苏对抗的背景,本质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巩固美国霸权。
- 不同点:杜鲁门主义涉及政治和军事援助,是冷战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援助计划,旨在恢复欧洲经济并控制西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理解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对于现代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重点在于理解冷战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特别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和关键事件,如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提出,这些知识点是考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