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理论是一门研究信息如何通过大众媒介向公众传播、影响受众以及与社会互动的理论学科。从苏州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系列与大众传播理论相关的核心知识点。
填空题部分涉及了多个与大众传播相关的重要概念和人物。例如,第一题提到的格登和里察兹合著的专著,考察的是语言学领域的知识;第二题反映了对“魔弹论”起源的认识,该理论主张大众媒介对受众有直接和强大的影响。第三题则是对麦克卢汉的思维特点——“跳跃性思维”的考察。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各个学派及代表人物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在名词解释部分,如“共鸣效果”、“性别刻板印象”、“编码/解码论”、“知沟假说”等术语,需要考生对这些理论的定义、应用以及它们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影响有深入的理解和阐述。
简答题部分,考生需要针对申农和韦弗传播模式进行评价,涉及对传播模式的理解;阐述“万能效果论”成立的条件,这需要考生掌握不同传播效果理论;讨论“有限效果论”的研究流派,要求考生了解传播效果的不同理论观点和研究结论;此外,还需对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的关系进行简述,这需要对媒体在形成和引导舆论中的作用有深刻理解。简答题中的第五题提到梅罗维茨的《空间感的消失》,要求考生了解该理论关于媒体对社会空间感知影响的分析。
论述题部分,例如评价威廉斯与施拉姆媒介制度理论的异同,这需要考生对这两位学者的理论框架有充分的把握,并能进行比较分析;对麦奎尔媒介霸权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这考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麦康姆斯和唐纳德·肖关于媒介议题设置功能的研究,考生需要掌握其研究方法、发现及其对后续研究的影响;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涉及到大众传播对文化影响的广泛议题,对考生的知识面有较高要求;而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假设及其在中国媒介文化发展中的应用,则需要考生能够将全球理论视角与本土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
从以上试题内容可以看出,大众传播理论考试不仅仅要求考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有所了解,还要求考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释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考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包括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大众传播现象。此外,了解国际上关于大众传播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理论,结合本国或地区的实际情况,能够对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应用,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所着重考查的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