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消防规范及要求》是指导建筑工程中消防安全的重要文件,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对其中关键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消防器材配备:按照国家规定,施工现场需按一定比例配备消防器材。例如,临时建筑区域内每100平方米至少配备2只10升灭火器;大型设施超过1200平方米,应有专门的消防设施,且周围不得堆放物品。此外,木工间、油漆间等每25平方米应有一只合适的灭火器。
2. 施工现场防火安全要求: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考虑消防安全。施工场地应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用火作业区、材料堆场、仓库和生活区等。夜间需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安排人员值班巡逻。
3. 临时建筑管理:搭建临时建筑需经过批准,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并禁止在高压架空线下搭建或堆放可燃物。
4. 消防器材管理:消防器材应由专人负责维护和管理,定期更新,确保其完整性和功能性。在土建施工初期,应提前配备消防设施,有条件时应敷设消防水管和消防栓。
5. 焊接与切割作业: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乙炔发生器等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米。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隔离措施。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之间的存放距离不少于2米,使用时两者距离不少于5米。所有焊、割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证书,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6. 冬季施工保暖措施:采用电热器时,应有电压调节器,导线绝缘良好,连接牢固。使用锯末生石灰蓄热需安全配方,并经工程技术人员同意。施工前进行安全教育,施工期间专人巡逻检查。
7. 动火作业审批:根据动火等级,动火作业需经过不同级别的审批。一级动火由行政负责人审批,二级动火由工地或车间负责人审批,三级动火由班组负责人审批。
这些消防规范和要求旨在为施工现场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预防火灾风险,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效率。对这些规定的严格遵守和执行,是保障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