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选项A正确。
2. 物质的质量: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通常在60kg左右,选项C正确。
3. 光的直线传播:图1中,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屏幕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题目未提供图片,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个选项,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指光沿直线传播,例如影子的形成。
4. 光的折射角: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会增大,但始终小于入射角,因此选项B正确。
5. 鉴别物质种类的物理量: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选项B正确。
6. 密度与质量的关系:两段水管长度不同,但材质相同,所以密度相等,选项B正确。
7. 密度之比:根据ρ=m/V,如果质量比是1:3,体积比是2:5,那么密度比是1*5/(2*3)=5:6,选项A正确。
8. 倒立放大实像: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幻灯机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选项B正确。
9. 杯子溢出水的多少:由于实心铜块、铁块、铝块质量相等,而铝的密度最小,因此铝块的体积最大,溢出水最多,选项C正确。
10. 空心正方体判断:根据m=ρV,边长比为1:2:3的正方体,若都是实心,质量比应为1:8:27,但实际质量比为3:24:36,所以丙是空心的,选项C正确。
二、填空题
11. 光速和声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12. 凹透镜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3. 平面镜成像:人在镜中的像高是1.6m,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14. 物态变化名称:
- 雾凇美景:凝华
- 鱼缸里的水变少:蒸发
- 雪人变小:升华
15. 单位换算:
- 7 g/cm³ = 7×10³ kg/m³
- 0.5 L = 0.5 × 10^-3 m³
16. 固体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17.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接收处减弱
18. 蜡块和木块质量与体积关系:蜡块质量=木块质量/20=20kg/20=1kg,蜡块体积=木块体积=100cm³,木块质量=ρ木V木=0.5kg/cm³×100cm³=50kg,需放入的木块体积=蜡块质量/ρ木=1kg/0.5kg/cm³=200cm³
19. 声音的应用:
- 传递信息:①,②,③
- 传递能量:④
20. 氧气密度变化:使用后剩余氧气的质量变为原来的3/4,但体积不变,故密度变小。
三、作图题
这部分为图像题目,需要在图形上操作,文字无法准确描述,需学生自行作答。
四、实验题
这部分涉及具体实验操作,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文字无法呈现,需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操作。
总结:初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题涵盖了密度、质量、光的传播、折射、声音的特性、物态变化、固体分类、噪声控制、浮力等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