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复习思考题及解答》
地貌学是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地表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内部构造和分布规律。它为我们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过程,揭示自然环境的历史和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
1.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地貌学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特征,包括山丘、平原、峡谷、河流、湖泊、海岸线等。它的核心任务是对这些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过程如何随时间演变。同时,地貌学也研究地貌的内部结构,如地层、断层、岩性等,以及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地貌变化趋势。
2. 地貌学的发展阶段:
地貌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 孕育时期(18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上半叶):这一阶段,地貌学的理论基础开始形成。罗蒙诺索夫和赫顿等人提出,地表形态是由内力(如板块运动)和外力(如风化、侵蚀)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强调了地貌发育过程的重要性。莱伊尔的“均变论”在此时提出,认为现今的地质作用可以解释过去的地质事件。
- 创立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需求,对矿产、土地、水资源的调查推动了地貌学的独立和发展。吉尔伯特、鲍威尔和戴维斯等人的理论在此时崭露头角,他们分别提出了地貌律、侵蚀基准面和地貌成因三要素及地貌循环理论。
- 成熟时期(20世纪中叶至晚期):随着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形分析的发展,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更准确地量化和分析地貌特征。
- 现代化时期(21世纪至今):新的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等的应用,使得地貌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能够实时监测地表变化,深入研究地貌动态过程。
3. 新技术新手段对地貌学的影响:
现代科技如高分辨率卫星图像、GPS定位和遥感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地貌学研究的精度和效率。例如,遥感数据可以用来识别和分析全球的地貌变化,如冰川消融、沙漠扩张、海岸线变迁等;GIS技术则使得海量地貌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可视化成为可能,为环境管理和灾害预警提供了有力工具。
4. 戴维斯的地貌成因三要素和地貌循环学说:
戴维斯提出,地貌的形成受三个因素影响:构造(地壳抬升或下沉)、营力(如侵蚀、堆积)和时间。他的地貌循环学说描述了地貌从幼年期(侵蚀强烈)到成熟期(地形相对稳定)再到老年期(侵蚀殆尽)的演变过程,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地貌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结合地质学与地理学的理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揭示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规律,对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