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的焦点是探讨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机制,这在多线程编程中至关重要。同步和互斥是并发执行的进程间协调的两种方式,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程序的正确性。
同步是指多个进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避免出现数据不一致或者竞态条件。在这个实验中,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同步的一个典型应用。生产者负责生产产品并放入仓库,而消费者则从仓库取出产品进行消费。两者必须协调工作,避免生产过快导致仓库溢出,或消费过快导致仓库为空。
互斥是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进程能访问共享资源的技术。在实验中,仓库作为共享资源,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其进行操作。为此,使用了信号量机制,其中`mutex`信号量用于实现互斥,初始化为1,确保对缓冲池的独占访问。`empty`和`full`信号量分别表示空缓冲区和满缓冲区的数量,初始化时`empty`为缓冲区大小`BUFFER_SIZE`,`full`为0。
实验中的主要数据结构包括:
1. `buffer_item`:定义缓冲区内的数据类型,这里假设为整型。
2. `buffer[BUFFER_SIZE]`:缓冲区,用于存储产品。
3. `in`和`out`:用于跟踪缓冲区中产品的位置,进行添加和移除操作。
4. `pthread_mutex_t mutex`:互斥锁,用于保护缓冲区的访问。
5. `sem_t empty`和`full`:两个信号量,分别表示空缓冲区和满缓冲区的计数。
6. `pro_speed`和`con_speed`:设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消费速度。
核心函数模块包括:
1. `insert_item(item)`:将生产的产品放入缓冲区,需要在互斥锁保护下进行。
2. `remove_item(item*)`:从缓冲区移走一个产品,同样需要互斥访问。
3. `producer(param)`:生产者线程,负责生成产品并调用`insert_item`。
4. `consumer(param)`:消费者线程,负责取走产品并调用`remove_item`。
在`sx.c`程序代码中,可以看到包含了上述定义和函数的实现。通过创建和管理线程,以及使用信号量进行同步和互斥控制,实验模拟了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实际场景,展示了如何在多线程环境下解决资源管理和访问控制的问题。
这个实验对于理解和实践操作系统中的并发控制策略具有很高的价值,它强化了对线程同步与互斥概念的理解,也提供了实际编写和调试多线程程序的经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在Linux环境中使用线程库`pthread`和信号量`semaphore`来实现并发控制,这对于进一步学习系统编程和分布式系统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