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写作:摘要
摘要的写作目的和构造要素
--------------------------------
摘要是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简要地概述论文的内容,拥有与正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构造要素包括:
1. 主题阐述(Topic specification):明确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
2. 研究目的述(Purpose statement):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目标。
3. 理论指导(Theory/Perspective):明确论文的理论指导和研究视角。
4. 研究方法(Methodology and Data):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 研究结果/发现(Results/Findings):明确论文的研究结果和发现。
6. 研究结论/启示(Conclusions/Implications):明确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启示。
练习 1:构造要素评析
-----------------------------
以下是四个摘要的构造要素评析:
Sample 1:文化意象是了解外国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 主题阐述:文化意象的转换问题
* 研究目的述:探讨文化意象的转换问题
* 理论指导:文化翻译理论
* 研究方法:对文化意象的转换过程的分析
* 研究结果/发现:文化意象的转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影响
* 研究结论/启示:文化意象的转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的重要性
Sample 2: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作为消费者认识或购置商品的向导,商标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主题阐述:商标名称的修辞
* 研究目的述:探讨商标名称的修辞对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影响
* 理论指导:修辞学理论
* 研究方法:对商标名称的修辞语音手段的分析
* 研究结果/发现:商标名称的修辞对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影响
* 研究结论/启示:商标名称的修辞对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重要性
文化意象的转换问题
---------------------
文化意象是了解外国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译学研究多将翻译视为语言学的分支,翻译的任务主要是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多年来,人们多强调翻译活动息对等的重要性而无视了原文本中的独特形式和风格。随着翻译研究学派的异军突起,其倡导的文化翻译,文化转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文化意象多是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形象,因而在处理文化意象的转换过程,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的手段,常常是译者为之争论的问题。
商标名称的修辞
-----------------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作为消费者认识或购置商品的向导,商标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从修辞学的视角出发,汲取了广告学、消费心理学、文化学、语言学和翻译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商品名称的修辞。
研究的第一局部阐述了商标名称的修辞理据,指出了商标名称与消费者、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严密关系;第二局部那么集中分析了商品名称的修辞语音手段,提醒了商标名称的重要性。
教师笔记/我来评论:
-----------------------------
1. 审视题目和提纲,判断上面 6 个问题
2. 从上面 6 个问题审视摘要
3. 关键词附:该论文目录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Translation Activity in New Century
2.1 Definition and Purpose of Translation Activity
2.2 Translation Activ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2.2.1 The Tre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2.2.2 New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ion Activity
3. The Tre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1 Definitions of Cultural Symbols
3.2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Symbols
3.3 Main Categories of Cultural Symbols
4. Strategy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Symbols Translation
4.1 Comparison betwee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4.2 Nida Eugene. A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4.3 Translation Studies School and Foreignization
4.4 Two Strategies in Text Analysis
5. Concl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