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药厂的洁净室环境中,环境监测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制药厂洁净室洁净区环境监测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答:
1. 对于纯化水系统和注射用水系统的消毒,单纯依赖紫外线定期消毒是不够的。虽然紫外线消毒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其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波长、强度、照射时间和水层厚度等,难以确保充分的消毒效果。《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并未强制规定消毒方式,企业应选择更为可靠的消毒方法,如纯化水系统的巴氏消毒或纯蒸汽灭菌,注射用水系统的纯蒸汽灭菌或过热水灭菌。综合考虑设备条件和消毒周期,制定相应的验证计划。
2. 在洁净区监控方面,传统半球型摄像头可能存在清洁困难和卫生死角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专为洁净区设计的摄像头,如维远泰克的洁净区专用摄像头,这种摄像头能无缝嵌入彩钢板,表面平滑,无卫生死角,便于清洁和消毒。结合OPCMES软件,可以实现洁净区监控报警事件与视频片段的关联,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
3. 药品生产企业洁净厂房的空气洁净度环境参数监测需参照多个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虽未明确规定具体技术标准,但要求确保环境条件不影响产品质量和设备性能。企业应结合自身产品和工艺确定适宜的温度、湿度范围。具体的技术标准可以参考《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以及GB/T16292-2010、GB/T16293-2010、GB/T16294-2010等国标,国际标准ISO14644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不同级别的洁净室,如D级、C级、B级,动态监测中的换气次数有明确要求。
4. 关键操作中的微生物动态监测,主要是为了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的规定,应采用沉降菌法、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等进行动态监测,但并不意味着必须在整个过程中持续进行。动态取样应避免对洁净区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包含环境监测结果。
制药厂在进行洁净室环境监测时,需要综合考虑消毒方法的选择、监控设备的优化以及环境参数的监测标准,确保生产环境的合规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对于任何监测方法和程序,都应进行评估和验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规要求和工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