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中国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其解说词深度描绘了中国各地人们与自然、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在第一集中,主题为“自然的馈赠”,讲述了人们如何采集、挖掘、捕捞自然界的美味,并尊重自然法则,保护生态环境。
节目中提到的松茸是一种极其珍贵的野生菌类,主要生长在香格里拉的松树和栎树混交林中。松茸的采集者卓玛和她的家人,遵循传统的方式寻找并采集松茸,确保不破坏菌丝,以保持森林生态平衡。松茸的短暂保鲜期要求迅速处理,通过精细加工后,它们很快会被送往国际市场,如日本东京。
冬笋是另一种特色食材,生长在竹林中,采笋人老包凭借丰富的经验,能准确找到藏在土层下的冬笋。他采取的简单保鲜方法是重新埋藏冬笋,保持湿润,这种方法在四大菜系中都受到厨师的青睐。在烹饪中,冬笋能够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成为美味的配料。
在云南北部山区,盐井的存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独特的调味品。老黄父子通过传统的熬盐工艺,制作出品质优良的诺邓火腿。火腿的腌制过程中,他们使用自家产的诺盐,不施锥针,尊重传统,保持火腿的天然口感。
挖藕人圣武和茂荣则展示了湖底莲藕的采挖过程。他们在不同季节迁徙,追逐莲藕的生长,为市场提供新鲜的藕。挖藕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但他们从中获得较高的报酬,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藕的需求。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则聚焦于中国人餐桌上的基石——主食。如黄馍馍,它是陕北人在冬季的主要食物,由糜子面制成。糜子作为北方干旱地区的传统作物,历史悠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土地的适应和智慧。
这些故事揭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人们对食物的敬畏之情。人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将自然的馈赠转化为餐桌上的美味,同时维护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每一口食物都承载着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