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小测答案与期末重点解析》
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性质、分类、品质、流通及其对社会影响的学科。在这个文档中,主要探讨了关于商品的基本概念、商品使用价值与属性的关系、条形码的区别及应用、商品分类的科学性原则以及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等内容。
1. 商品的概念:
传统定义的商品是通过市场交换来满足人们社会消费需求的劳动产品。现代定义则更加广泛,涵盖了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商品与一般物品和产品的关键区别在于:商品必须具备使用价值,是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且需通过交换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2. 商品使用价值与属性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消费者的有用性或效用。商品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是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后者则是实现使用价值的充分条件。商品的属性并非全部,而是根据社会需求有选择地组合。
3. 厂家条码与商家条码的区别:
厂家条码由生产厂商直接印制,不包含价格信息,适用于定量商品;商家条码由商店自编码,包含价格信息,适用于变量商品。使用时,商店应优先使用厂家条码,仅在无厂家条码或无法识别时使用商家条码。
4. EAN-13和EAN-8条码结构:
EAN-13的中国厂商代码以69开头,后面跟着厂商代码(M1-M5)、项目代码(I1-I5)和校验码(C)。EAN-8的校验码计算涉及前七位数字的加权求和。
5. 商品分类的科学性原则:
确保商品分类科学性的原则包括明确分类目的、确定分类范围、统一名称和选准分类标志,以保证分类体系的清晰性和实用性。
6. 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
线分类法遵循层级结构,逐级细分,各下位类的总和等于上位类。面分类法则将商品分成互不隶属的分类面,每个面独立且固定位置。
7.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分类标志可以包括品质、用途、原料、产地等,适用范围因标志类型而异。
8.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商品质量受人的因素、生产过程、流通环节以及使用过程等多方面影响,而质量评价的主观性则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差异,如传统注重自然质量,现代更关注无形质量和社交质量。
9. 商品使用价值规律与价值规律:
商品使用价值规律强调商品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实现其价值。价值规律则关注商品交换中价值的表现,即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两者都反映商品的本质,但使用价值规律侧重使用效果,价值规律关注交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