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指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即危险的根源。危险源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是人为的因素,如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人的行为等。进行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可以提前采取措施控制或消除这些风险。
【名词解释】
1.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潜在来源。
2. 危险因素:指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突发性损坏或影响健康、物品慢性损坏的因素。
【单项选择题解析】
1. 危险源辨识是为了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A)。
2. 辨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预先控制(B)。
3. 事故调查不属于事前预控过程(D)。
4. 控制或消除危险源以预防事故的是风险预控(B)。
5.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公司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及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D)。
6.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指的是危险源(B)。
7. 生产经营单位需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A)。
8. 事故处理遵循“四不放过”原则(A)。
【多项选择题解析】
1.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包括相关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事故案例和其他资料(ABCD)。
2. 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接触水平和接触时间(CE)。
3. 从个人角度,违章可分为偶然性违章和习惯性违章(BD)。
4. 工作任务分析法的优点包括简便、易掌握和详尽(ABC)。
5. 人员不安全因素包括误操作、违章操作、指挥失误和决策失误(ABCD)。
【填空题】
1.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
通过这些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它涵盖了对工作场所内外各种可能的风险源的识别,包括机械、物质、环境和人的行为等方面。此外,还强调了法律法规的遵守、预防措施的实施以及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这些知识对于确保生产安全、降低事故风险具有关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