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低效问题,往往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忽视,而非教学方法的努力程度。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正如专家所指出的,决定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于“教什么”,而非仅仅关注“怎么教”。
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语文课“好课”标准,包括教师清晰了解自己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集中和透彻。然而,现实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目标意识淡薄,教师在备课时过于依赖教参,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独立思考和设定;二是教学内容模糊,语文教材多为“文选型”,需要教师进行二次开发,将教材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为它包含的作品并非为教学目的而创作,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其教育价值。有效的阅读教学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解故事,二是领悟道理,三是积累语言、培养能力、锻炼思维和陶冶情操。崔峦教师提倡告别“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引发了对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的深入思考。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南、评价标准、调节工具和激励因素,其适切性至关重要。适切的教学目标应当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不至于遥不可及。教师在设定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需求和技能培养,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撑。
在实际操作中,确定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对应课标,确保目标与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二是契合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三是适应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目标;四是可操作和可检测,目标应明确具体,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和测试进行有效评估。
教学内容的选择则要注重筛选和整合,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阅读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超越简单的故事情节理解,深入到文本内涵的探讨,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积累。同时,内容选择也需关注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使得阅读教学成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明确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在备课时,要强化目标意识,深度解读教材,为学生提供有深度、有广度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