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 一、医疗废物的收集与处置
- **规定背景**:为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医疗机构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 **具体措施**:
-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注射器、输液器等)只能由具备合法资质的机构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 明确禁止将此类物品出售给个人或未经许可的单位。
#### 二、医疗废物的存储与转运
- **分类存储**:医疗废物需按照其特性分类存放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确保包装具有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等功能。
- **标识要求**:所有医疗废物的容器或包装均需贴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说明。
- **转运管理**:应由专人使用专用工具按照固定时间和路线转运至指定地点,并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 三、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 **基本原则**: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严禁混合收集。
- **特殊处理**:
- 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与感染性废物混合收集,但需特别标注。
- 高危险性的医疗废物(如病原体培养基等)需先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 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需就地消毒毁形,无回收价值的可直接销毁。
- 锐器必须单独存放于专门容器中进行销毁。
- 传染病患者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管理。
#### 四、污水管理
- **污水处理要求**:各科室产生的污水以及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 **禁止行为**: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指定地点倾倒或堆放医疗废物等都是被严格禁止的行为。
#### 五、监管措施
- **定期检查**:通过加强监督和定期检查来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 一、人员配置与职责
- **专职人员设立**:医院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污水处理工作,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
-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等。
#### 二、设施运行监控
- **运行记录**:详细记录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污水排放量、设施完好状态等。
- **故障排查**:定期检查污水处理设施是否存在故障,例如投氯系统是否正常运作、机电设备是否完好、地下构筑物是否有渗漏现象等。
#### 三、污水排放管理
- **排放标准**:特别强调病区、传染病区等特殊区域的污水必须经过有效处理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可排放。
#### 四、水质监测
- **日常检测**:定期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水质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原污水、生化处理后的水质、接触池出水等。
- **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水量、水温、余氯含量、pH值、大肠杆菌数量、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固体含量、溶解氧浓度等关键指标。
#### 五、技术档案管理
- **档案建立**: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相关的技术档案,确保所有数据和记录完整准确。
通过上述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医疗机构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污水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保障公共健康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