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技术是医疗卫生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病原微生物的消除,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以下是关于消毒灭菌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灭菌与消毒的区别**:灭菌是指彻底消除所有生物体,包括细菌芽孢,而消毒则是指杀死或去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但可能无法消灭所有细菌芽孢。
2. **危险性分类**:医疗物品按照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分为高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低度危险性。高度危险性物品如手术器械,需要采用灭菌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需适当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通常只需清洁。
3. **消毒因子抗力顺序**: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4. **压力蒸汽灭菌**:这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如医疗器械通常在121℃下维持15-30分钟进行灭菌。物品灭菌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以保证效果。
5. **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和表面消毒,对于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应不低于100000 μ W*S/cm²。
6. **戊二醛消毒**:2%戊二醛可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消毒需20分钟,灭菌则需10小时。
7. **碘伏消毒**:用于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通常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为30分钟。
8. **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而不是特定的某一类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或病毒。
9.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的浓度、微生物种类、温度、pH值和有机物的存在都会影响消毒效果。并非所有消毒剂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且环境中的有机物会降低消毒剂的效果。
10. **杀灭对数值(KL)**:表示消毒效果的指标,KL=2表示杀灭99%的微生物。
11. **D值**:表示达到一定微生物杀灭率所需的时间,D值15代表作用15分钟可杀灭90%的微生物。
12. **残留消毒剂去除**:可以通过化学中和、过滤冲洗、稀释或离心沉淀等方法来去除。
13. **微生物敏感性**:亲水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通常对消毒因子最敏感。
14. **杀菌率**:判定杀菌作用的标准,一般杀菌率需达到90%以上。
15. **消毒效果监测**:应在消毒处理后、医疗活动之前采样监测,以确保消毒效果。
16. **干热灭菌生物监测**:常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为指标菌。
17. **环氧乙烷灭菌监测**:同样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进行生物监测。
18. **无菌试验**:应在无菌操作室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以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消毒灭菌技术的基础概念、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效果监测,对于理解和实施有效的消毒措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