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系统地收集、整理和管理居民的健康信息,以便提供更精准、连续的医疗服务。以下是对该制度的详细解析:
1. **健康档案完整性**:档案应采用统一格式,内容涵盖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疾病历史、预防接种记录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2. **档案管理**: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需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档案保管,档案应存放在专用柜内,严格按照编号顺序排列。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档案安全。借用或转诊档案需登记,并在使用后及时归还。
3. **隐私保护**:未经居民同意,不得随意查看或外借健康档案。在转诊过程中,仅提供必要的数据,原始档案在必要时才可借给会诊医生。
4. **动态管理**:档案需定期整理更新,避免出现死档或空档。通过健康档案,可以评估公共卫生服务状况,及时补充和完善信息。
5. **环境与安全**:存储区域需具备“十防”措施,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确保档案的物理安全。
6. **档案销毁**:超出保管期限的档案需经上级主管批准后,按照规定程序销毁,防止非法处置。
7. **建档对象与要求**:建档对象主要是常住居民,特别是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等。常住居民包括户籍居民和有居住证的非户籍居民。档案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通过入户调查、日常业务工作、健康体检等方式建立。
8. **建档原则**:遵循居民自愿、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规范有效和信息共享的原则,逐步实现全人群覆盖,同时保证档案内容的真实、科学、连续和有效使用。
9. **建档流程**:包括居民信息采集、审核、编码、归档等步骤,确保流程的规范性。
10. **档案内容与填写规范**:个人基本信息表是每个档案的基础,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等,并对过敏史、既往疾病等进行详细记录。填写时应确保准确无误,如有变动需注明修改时间。
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