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无线充电标准V1.0是无线充电领域的一个关键规范,由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WPC)制定,旨在为各种移动设备提供安全、高效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该标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接口定义、性能要求和兼容性测试,确保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能够无缝地进行无线充电。 1. 接口定义:Qi 标准定义了电能发射器与电能接收器之间的通信和物理连接方式。这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如何通过次级线圈进行近场电磁感应,以及如何在没有物理接触的情况下传输电能。发射器通常配备辅助定位或免定位功能,帮助用户方便地放置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2. 性能要求:标准规定了工作频率、功率输出、效率和待机功耗等关键性能指标。工作频率在110~205KHz之间,可传输约5瓦特的电能,允许在40mm左右尺寸的次级线圈上实现。此外,它要求极低的待机功耗,以提高能效。 3. 兼容性测试:这部分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包括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识别、通信协议和错误处理。通信协议允许移动设备完全控制电能传输,例如,设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充电速率。 4. 通信和控制:Qi 标准中的通信协议允许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交换信息,如功率需求、状态更新和错误报告。通信和控制单元可能分布于多个子系统中,通过数据包(包含序言、头字节、消息字节和校验码)进行通信。 5. 设计灵活性:Qi 标准允许在移动设备设计上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不同类型的设备和应用场景。同时,标准还涉及屏蔽罩的设计,以限制磁场仅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提高安全性。 6. 强制性和推荐性规定:文档中的“应”表示强制性行为,“应该”表示推荐行为,而“可以”则表示可选行为。产品实现不仅需遵循本标准,还应考虑相关系统描述和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如PRMC、SI等。 7. 定义与缩写:标准中包含了大量专业术语和缩写,如AC(交流电)、DC(直流电)、PID(比例积分差分)等,这些定义有助于理解标准的详细内容和技术要求。 Qi无线充电标准V1.0是无线充电技术的基础,它规定了无线充电设备间的通信、性能和兼容性,促进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广泛采用和标准化,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便捷、统一的无线充电体验。
剩余59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
- 资源: 6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U821周版补丁,经典补丁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56-merge-intervals.c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55-jump-game.c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54-spiral-matrix.c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53-maximum-subarray.c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50-powx-n.c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49-group-anagrams.c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48-rotate-image.c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47-permutations-ii.c
- C语言-leetcode题解之46-permutation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