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是大学入门级的计算机课程,旨在向大一新生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硬件软件构成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这门课程由讲师张婧主讲,采用甘岚、曾辉主编的《计算机导论》作为上课教材,同时推荐陶树平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作为参考书目。
课程的成绩考核方式严谨,总评成绩由考勤、上机操作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上机和考勤各占30%,期末考试占40%。如果学生缺勤超过三次,则可能失去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会在考试前公布,提醒学生及时关注。
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化社会的特点,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明确未来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计算机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起对计算机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包括从古代的计算工具到现代计算机的演变,特别是图灵机和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在计算机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此外,还讲解了计算机的分类与特点,例如区分机械式、机电式和电子计算机。学生还将学习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理解这两者的功能和关系。
课程还会涉及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如数据处理、科学研究、通信等,以及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向。此外,基础的数制转换(如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和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也是学习的重点,包括二进制编码、ASCII码和Unicode等。
课程中提到的两位重要人物是阿兰·图灵和约翰·冯·诺依曼。图灵被誉为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图灵机模型和图灵测试对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冯·诺依曼则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他的“存储程序”概念塑造了现代计算机的架构。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的全面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编程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将了解到计算机科学在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