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应用研究
#### 一、引言
重大危险源指的是那些长期或临时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这些场所通常聚集了大量的危险物质,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对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害。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潜在的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针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等内容。
#### 二、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预防重大工业事故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研究重点之一。英国是最早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国家之一,之后其他国家如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也开始进行相关研究。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更是强调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的重要性。
#### 三、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
- **20世纪60年代中期**: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开始发展,主要用于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
- **20世纪70年代**:BP、Shell、Exxon等大型石油公司开始采用SCADA系统来提升油罐区的自动化水平。
- **20世纪80年代**: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系统出现并在大型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 **20世纪90年代**:基于现场总线的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监控系统开始兴起,逐渐成为研究与应用的主流。
- **21世纪初期**: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监控系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得到应用。
#### 四、我国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发展现状
相较于国外,我国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具体而言:
-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企业开始建设SCADA系统,小型企业可能还使用工控机甚至微机加板卡的方式,而大中型企业则更多采用PLC系统。
- **20世纪80年代末**: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建成了基于DCS的SCADA系统。
- **20世纪90年代**:对于原有系统的升级改造成为提高企业储罐区安全生产和业务自动化水平的关键步骤。同时,以FCS为基础的监控系统逐渐成为大中型企业新建系统的首选。
- **21世纪初期**: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监控系统开始在部分先进企业得到应用。
整体来看,虽然我国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技术水平起点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然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安全监控预警功能和系统的可靠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 五、结论与展望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是保障工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需继续努力,特别是在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善预警功能方面。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以预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将在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