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通信详解】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通信是一种多主机、双向、两线制的串行通信协议,由飞利浦(现NXP)公司于1982年推出,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与其他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在本实验中,通过I2C通信控制小灯的亮灭,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I2C引脚接线**: - SDA(Serial Data Line):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 - SCL(Serial Clock Line):时钟线,由主控器(Master)驱动,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2. **I2C信号时序**: - **开始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 **终止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 **应答信号**:接收数据的设备在接收完8位数据后,通过将SDA拉低一段时间来回应已接收数据。 3. **I2C通信步骤**: - **写操作**:起始信号 -> 发送设备地址(写操作位设置为0)-> 发送数据存储地址 -> 发送数据 -> 应答检查。 - **读操作**:起始信号 -> 发送设备地址(写操作位设置为0)-> 发送数据存储地址 -> 再次起始信号 -> 发送设备地址(读操作位设置为1)-> 读取数据 -> 主动发送非应答信号。 4. **实验代码解析**: - `start()`函数:创建开始信号,先将SCL设为0,再将SDA设为1,然后将SCL设为1,最后将SDA设为0。 - `stop()`函数:创建终止信号,先将SCL设为0,SDA设为0,然后SCL设为1,最后SDA设为1。 - `respons()`函数:检测应答信号,等待SDA变为0,超时则结束等待。 - `write_byte()`函数:用于发送一字节数据,逐位左移并发送。 - `write_add()`函数:写入数据到EEPROM,包含设备地址、存储地址和实际数据,每次写入后都会检查应答信号。 - `read_add()`函数:读取数据,先写入地址,然后重新发送开始信号切换为读操作,接收数据后主动发送非应答信号。 5. **延时处理**: - 延时函数用于确保满足I2C协议的最小高低电平保持时间,一般至少4.7us,确保设备能正确检测信号变化。 6. **I2C通信中的数据流向**: - 写操作:主控器向从设备发送地址和数据,从设备接收并应答。 - 读操作:主控器向从设备发送地址和数据存储地址,然后从设备发送数据,主控器接收。 7. **注意事项**: - 确保单片机的I2C引脚配置正确。 - 检查硬件连接,确保SDA和SCL无短路或开路现象。 - 校验设备地址,避免冲突。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掌握了I2C通信的基本原理,还了解了如何通过编程实现I2C通信,从而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如点亮小灯。这对于理解嵌入式系统中的通信协议以及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11页未读,继续阅读
- jokingli2014-03-29讲解得非常详细,很不错的I2C学习资料,谢谢分享!
- frogcplusplus2014-11-15谢谢分享,最近在研究底层通讯机制
- coolzoom2014-05-18不错,试了下,可以的
- 粉丝: 461
- 资源: 71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