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护岸工程是保护堤岸免受水流冲刷和侵蚀的关键设施,主要用于城市防洪体系,防止堤岸坍塌和破坏。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施工条件复杂,通常涉及分散、流动性强的作业面,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护岸形式已经衍生出许多新的形式,这对施工技术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岸工程主要分为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和墙式护岸。坡式护岸常见于岸坡上,如砌石护坡、混凝土护坡和植草护坡,适应性强,施工和维护便捷。坝式护岸通过修建坝体来控制水流,如丁坝和顺坝,适用于改变河道水流情况。墙式护岸通常在河道狭窄、地形受限的区域使用,如挡土墙或板桩墙,需要较大的体积和重量以抵抗水流冲刷和土侧压力,适合地基稳定的河段。
抛石护岸是一种传统且常见的护岸方式,优点在于施工维修方便,消浪效果好,耐用,同时有利于水体交换和水生动植物的栖息。施工时需注意抛石坡度不应小于1:1.3,基底需铺设土工织物垫层,以防止砂流失,石块应采用挖掘机为主人工辅助方式抛填,粒径一般为20cm~40cm。施工前应设置测量控制网,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施工参数,如抛投点水深、流速与块石大小的关系等。
砌石护岸分为干砌和浆砌两种。干砌保留的缝隙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空间,也可以种植草木;浆砌则利用水泥砂浆或沥青将块石连成整体,抗冲能力强,应预设排水孔以利于水体交换。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砌石的质量和排列方式,以确保结构稳定和美观。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护岸逐渐受到重视。生态护岸结合自然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旨在恢复和保护水岸生态系统,实现防洪、生态保护和景观美化多重目标。例如,可以采用植被毯、生态袋等新型材料,既能稳固岸坡,又能提供生物栖息环境。
施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态需求进行,同时考虑经济性和耐久性。对于不同的护岸形式,需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环保化,以满足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