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详解】
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桑代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学习实验上,他提出了“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强调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 布鲁纳的课程改革: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主张以发现学习法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3. 儿童发展关键期:
- 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常在2岁左右,错过这个时期可能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造成影响。
- 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则在4岁,此阶段是培养儿童空间知觉和形状识别能力的最佳时机。
4. 人格与自我意识:
人格是个体的综合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的差异。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学习的定义:
广义的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带来的持久性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这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的学习过程。
6. 学习理论:
-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提出,动物学习是通过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来实现的。
-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他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揭示了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之间的关联建立过程。
7. 先行组织者技术:
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旨在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联系,以促进学习效果。
8. 学习动机的分类:
- 根据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 根据来源,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内部动机)和外部诱因(外部动机)。
9.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举一反三就是迁移的典型例子。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以及近迁移和远迁移。
10. 认知与知识:
- 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分为陈述性知识(事实、概念等)和程序性知识(技能、策略)。
- 知识直观的教学方式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上是对教育心理学中涉及的多个知识点的详细解析,涵盖了学习理论、儿童发展、动机理论、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