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制度概述】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制度是为确保这些地方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人群,预防和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这些场所通常包括宾馆、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医院、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制度的制定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以及消防安全疏散规定。
【消防安全疏散管理】
1. **责任主体**:人员密集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疏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承包、承租或委托管理的单位也需对所管辖区域的疏散负责。
2. **疏散设施要求**:
- 疏散出口数量:每个厅室至少有2个疏散出口,小面积厅室可设1个,且设有辅助疏散设备。
- 疏散门:应向外开启,小型房间可向内开启,无门槛,附近无障碍物。
- 安全出口:需安装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
- 疏散走道:双向疏散,宽度不小于1.2m,无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与其它部位有防火分隔。
- 窗口、阳台:不应设置防盗窗,或设置易于内部开启的装置,配备辅助疏散设施。
3. **疏散楼梯**:
- 设置楼梯间,靠外墙,便于采光和通风。
- 楼梯间内不得设置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敷设易燃液体和气体管道。
- 地下、半地下楼梯间与地上部分应分隔并直通室外。
4. **应急照明与广播**:
- 火灾应急照明灯应设置在墙面、顶棚或出口处,保证疏散时的地面照度。
- 应急事故广播在火灾时自动切换,声音明显高于背景音乐,确保通知效果。
【监督与教育】
1. **政府责任**: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解决消防安全疏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 **部门协作**:公安消防机构负责监督检查,相关部门配合,将消防安全疏散纳入教育内容。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制度涵盖了从责任划分、疏散设施标准到应急响应的全方位要求,旨在确保在火灾等紧急状况下,公众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保障生命安全。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维护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