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以SS1型电力机车为代表,这是一款由中国铁路在引进、消化吸收前苏联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机车。SS1型机车是基于6Y1型电力机车的进一步发展,6Y1型机车在1958年由湘潭电机厂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等单位协助下首次试制成功,但由于技术上的挑战,如引燃管问题,未能实现批量生产。
SS1型电力机车则在6Y1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以提高其可靠性和性能。第一次改造涉及更换引燃管为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同时改良了牵引电动机。第二次改造引入了更先进的平板型二极管,解决了调压开关的问题,增加了经济运行级的数量。第三次改造是将主电路改造成单拍式双开口桥式整流调压电路,提升了整体效率和稳定性。这些改进使得SS1型电力机车最终在1980年通过SS1-221号车定型,并广泛应用于中国铁路系统。
SS1型电力机车的技术参数包括:单相工频交流电流制,工作电压范围从19至29kV,Co-Co轴式布局,机车整备重量为138吨,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00km/h,持续牵引力为301.1kN。此外,该机车还配备了电制动系统,制动功率为3500kW,车体尺寸为19400mm长,3106mm宽,设计考虑了高海拔地区的运用,最大高度为4740mm。
继SS1型之后,SS2型电力机车在1969年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工厂联合研发,仅试制了一台,未进行批量生产,因此关于它的详细信息相对较少。SS2型机车同样采用了Co-Co轴式,持续功率为4620kW,最高速度100km/h,是韶山系列中较为独特的型号。
SS3型电力机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力机车技术的进一步进步。虽然这部分内容未给出SS3型的具体参数,但可以推测,与SS1和SS2相比,它应该在功率、速度和牵引力等方面有所提升,适应了中国铁路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
从6Y1型到SS1型再到SS2和SS3型,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我国在轨道交通技术上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体现了科技进步和工业实力的增强。这些早期的电力机车型号为后续更先进、更高效的电力机车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铁路运输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