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地理学中的重要话题,主要涉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等。在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的焦化产业污染严重,主要是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导致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分布广泛。此外,企业分散,主要依赖公路运输,增加了汽车尾气排放和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2.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在改变产业污染状况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山西省通过关闭小焦化企业,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旨在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污染。这体现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法律法规在推动产业升级、减少污染上的积极作用。
3. **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可以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清洁技术和设备来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例如,采用封闭式运输系统,修建铁路专用线,可以显著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同时,控制排放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也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4.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图表显示,2002年至2015年,该区域的人均GDP持续增长,但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后减,表明经济发展不一定必然带来环境污染加剧,通过环保政策调整和技术升级,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5. **赤潮现象**:赤潮是由海水富营养化引起的,通常在温度较高的海域更容易发生,如南方近岸海域。城市近岸海域由于人类活动密集,排放的有机物和营养盐较多,也更易引发赤潮。赤潮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6月至8月,因为这个时期满足了赤潮发生的最适宜温度条件。
6. **环境治理策略**:环保政策的改变,如加强排放标准、推动绿色生产,是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关键。同时,通过科技进步,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
总结,本资料涉及到的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环境问题的产生、治理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调了环境保护政策、清洁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地关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