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成本计算、费用分类、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在2021-2022年的专题资料中,我们聚焦于第七版的第二章,这一章节主要阐述了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流程,以及费用的分类。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的目标是算管结合,算为管用。这意味着成本信息不仅要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要服务于决策,帮助管理层优化资源分配。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包括:
1. 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非日常生产经营的支出不计入成本,而日常经营的支出则需全部计入,防止成本计算的多计或漏计。
2. 明确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区别。生产费用构成产品成本,最终成为销售成本;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 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采用权责发生制,根据收入和费用归属期来确认,而非实际收款付款。
4. 分配共同费用和确定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共用费用需合理分配,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需通过适当方法计算。
5. 选择合适的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一旦确定,应保持稳定,遵循国家统一规定,同时做好基础工作,如定额制定、材料收发制度、原始记录等。
费用的分类有助于理解成本结构。按经济内容可分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三个方面;按经济用途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另外,还可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以及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
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类别)和成本计算期,开设相应明细账。
2. 设立成本项目和费用项目,详细记录费用的发生。
3. 审核和控制支出,确保费用的正确归属。
4. 处理跨期费用,如摊提。
5. 分配和归集费用到各产品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6. 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
成本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了解并掌握这些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步骤,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