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层次聚类(Agglomerative Clustering)是一种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领域,特别是无标签数据的分类。它通过构建一个树状结构(也称为谱树或 dendrogram),逐步将数据点组合成越来越大的簇,直至满足预设的停止条件。这个过程是从每个数据点作为独立的簇开始,然后在每一步中寻找最近的两个簇进行合并,直到达到预定的簇数量或者满足其他终止条件。 ###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将每个数据点视为一个单独的簇。 2. **计算距离**:根据某种距离度量(如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余弦相似度等)计算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的距离。 3. **选择合并**:在当前的所有簇之间,找到距离最近的两个簇,并将其合并为一个新的簇。 4. **更新距离**:更新新簇与其他所有簇的距离,这通常涉及到重新计算距离矩阵。 5. **迭代**:重复步骤3和4,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如达到预设的簇数,或者最小簇大小等。 ### 算法类型: - **单链接(Single Linkage)**:合并两个簇中最近的数据点。 - **完全链接(Complete Linkage)**:合并两个簇中距离最远的数据点。 - **平均链接(Average Linkage)**:合并两个簇时,使用两个簇内所有数据点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 - ** Ward's 方法**:通过最小化合并后簇内的方差来决定合并。 ### 应用场景: - **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分析。 - **图像分析**:将相似图像分组。 - **社交网络**:找出具有相似兴趣的用户群体。 - **市场细分**: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组,以便于定制营销策略。 ### 优缺点: - **优点**: - 能够处理不同大小的簇。 - 结果可以通过 dendrogram 直观地展示。 - **缺点**: - 计算复杂度高,对于大规模数据集效率较低。 - 对初始条件敏感,不同的初始化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 需要预先设定簇的数量,或者设定复杂的停止条件。 ### 其他考虑因素: - **距离度量的选择**:不同的距离度量会影响聚类的结果,应根据数据特性选择合适的度量。 - **剪枝策略**:在 dendrogram 中选择合适的剪枝位置可以提高聚类质量。 - **性能优化**:如使用近似方法降低计算复杂度,或者采用层次聚类的变种,如分层K均值(Hierarchical K-Means)。 ### 实现库: 在Python中,常用的实现库包括`scikit-learn`的`AgglomerativeClustering`和`cluster`模块,以及`hierarchy`模块用于构建和可视化dendrogram。 通过深入理解凝聚层次聚类算法的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距离度量和参数设置,可以有效地应用在各种实际问题中,实现数据的合理分组和洞察隐藏的模式。
- 1
- 粉丝: 1150
- 资源: 2642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