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局域网全解】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一种在有限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如学校、工厂或办公区域,将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通信网络。局域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和Xerox公司发明的以太网技术推动了其快速发展。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通常不超过25公里,传输速率高(10Mb/s到1000Mb/s),误码率低(10^-8到10^-11),拓扑结构多样化,包括总线型、星形、环形等,介质包括UTP、光纤和同轴电缆,且具有私有性,由用户自建、自管和自用。
局域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数据通信速率:以太网的常见传输速率是100Mbps或1000Mbps,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2. 资源共享:局域网允许用户访问全网,共享昂贵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3. 灵活扩展:易于添加新的设备或改变网络布局。
4. 可靠性和开放性:遵循ISO的OSI标准,能与其他符合标准的系统通信。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有以下几种:
1. 总线型:所有站点通过适配器连接到共享总线上,末端有终结器阻止信号反射。优点是所需电缆长度短,结构简单,但故障检测和容错能力较差。
2. 环型:数据在环状链路上单向传输,中继器连接各个站点。优点是链路利用率高,但故障影响大,维护困难。
3. 星型:所有站点通过点对点链路连接到中心节点,通信由中心节点控制。优点是易于建立和故障排查,但对中心节点依赖性强。
4. 混合型:结合了总线型和星型的特点,可以视为多级星形结构,提供更灵活的网络布局。
局域网的层次结构遵循IEEE802标准(ISO8802),主要包括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进一步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子层。LLC子层负责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与硬件无关,而MAC子层则与介质和拓扑相关,处理介质访问控制问题,确保帧的独立传输。
802.3标准定义了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以太网协议,802.4规定了令牌总线,802.5描述了令牌环,802.6涉及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802.8则是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这些标准分别对应于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局域网是一个高效、灵活的网络架构,能够满足用户在有限空间内的高速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局域网的设计和实现也在不断进步,以满足更复杂、更高速的网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