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知识点】
1.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负责管理数据库的存储、查询、更新和安全等任务。
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度小和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等特点。不属于其特点的是数据冗余度大,因为数据库设计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其中最著名的是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用于描述实体间的关系。
4. **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意味着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物理数据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改变存储方式不会影响应用程序。
5. **逻辑数据独立性**:为了保证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确保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不受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
6. **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关系,即二维表格形式。
7. **实体主键**:在"列车运营"实体中,主码是唯一标识实体实例的属性组合,因此车次+日期共同构成主键。
8. **集合操作**:关系R和S的交集R∩S等价于S-(S-R),表示属于R且属于S的元组。
9. **联接操作**:为了列出所有学生住宿和宿舍分配情况,包括未住宿的学生和空闲床位,应使用全外联接,因为它会返回所有记录,即使在另一表中没有匹配项。
10. **插入元组**:在T-SQL中,正确插入到Student表的元组是'5021','祥',NULL,21,因为主键Sno不能为NULL,但其他非主键字段允许为空。
11. **权限授予**:用T-SQL语句GRANT UPDATE(QTY) ON SPJ TO '勇'可以将对SPJ表中QTY属性的修改权授予用户勇。
12. **最小关系系统**:图1中,选项C是最小关系系统,因为它只包含一个关系,满足最少组件要求。
13. **插入操作异常**:关系规化中的插入操作异常指的是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这可能由于不适当的依赖关系导致。
14. **数据库设计阶段**: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的逻辑设计阶段的任务。
15. **E-R模型转换**:3个实体型和3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后,关系的数目为6个,每个m:n联系会转换成一个关系。
16. **事务的隔离性**:事务的隔离性意味着一个事务的操作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确保了并发操作的正确性。
17. **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日志文件和数据库后备副本等转储的冗余数据。
18. **锁的类型**: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共享锁),则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可以再对A加S锁,但不能加X锁(排他锁)。
以上是对《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试题涉及知识点的详细解释,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并发控制以及数据库恢复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