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了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历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双星系统以及宇宙航行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一、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
1. 地心说:这一理论由托勒密提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转动。
2. 日心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主张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运动。伽利略的支持使得这一理论逐渐被接受。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在相等的时间内是相等的,表明行星靠近太阳时速度较快,远离时较慢。
2. 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公式为 T^2 ∝ a^3。
三、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所有物体间存在引力,引力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表达式:F = G * (m1*m2) / r^2,其中F是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量,m1和m2是两物体的质量,r是两物体间的距离。
3. 引力常量G的测定: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到,数值为6.67×10^-11 N·m^2/kg^2。
四、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 适用于质点间的引力计算,以及均匀球体的引力问题。
2. 在双星系统中,两颗质量相当的恒星以共同的质心为中心作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得出它们的质量、速度、轨道半径的关系。
五、黄金代换
在忽略星球自转的情况下,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可用来替代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即F = m*g,这在计算时非常实用。
六、宇宙航行
1. 卫星的分类和轨道:如侦察卫星、通信卫星等,轨道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的向心力。
2. 三个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第二宇宙速度(11.2km/s),使物体摆脱地球引力;第三宇宙速度(16.7km/s),使物体逃离太阳系。
3. 人造卫星的运动特性: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同时在发射和返回过程中,卫星会经历超重和失重状态。
七、典型卫星
1. 近地卫星:轨道高度较低,环绕半径接近地球半径。
2. 同步卫星:位于地球赤道上方36000km的高度,与地球自转同步,用于通信等目的。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并了解宇宙航行的基础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双星系统的分析等,这些概念和定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