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儿童早期教育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婴儿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份文档提供了2017年秋季西大[0302]【学前教育学】的作业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幼儿生长发育特征:试题中提到的头大、躯干长,四肢短小,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几乎相等,是描述初生儿的生理特点。这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教师需要了解这些特征以便更好地照顾新生儿。
2. 操作学习理论:由斯金纳提出,强调通过操作环境来学习,而非仅对刺激做出反应。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幼儿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至关重要。
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此理论解释了幼儿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行为进行学习的过程。
4. 《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2016年新版规程要求寄宿制幼儿园保证幼儿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这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5. 活动区设置原则:相容性原则指的是将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减少相互干扰,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和有效学习。
6. 我国学前教育历史:梁启超、蔡元培、康有为、陶行知等都是中国早期教育的先驱,其中陶行知首次提出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对中国学前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7. 教育史上首部学前教育专著:卢梭的《爱弥儿》是最早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著作,它提倡尊重儿童天性和自然教育。
8. "癸卯学制"与幼儿教育:1904年的“癸卯学制”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称为“蒙养院”,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9. 爱的教育:裴斯泰洛齐是提倡爱的教育的代表人物,他的理念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实践。
10. 幼儿教师劳动特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长期性,教师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去培养新一代。
11. 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应贯穿整个幼儿园教育,而不只是在某个特定阶段进行。
12. 社会化课程论:X宗麟提出了这一理论,关注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学习与发展。
13. 社区教育起源:起源于丹麦,体现了教育与社区的紧密联系。
14. 课程类型:分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的教学模式。
15. 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整个教学法”主张以整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强调生活与教育的统一。
16. 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出生的第一年是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
17.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小班幼儿处于这一阶段,他们的行动易受情绪影响。
18. 社会性发展水平: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平行游戏,体现幼儿社会性交往的进步。
19.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学前教育阶段的划分揭示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 家庭教育功能:家庭首先承担了教育功能,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21.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强调自然本位,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发展。
22.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学前教育特点:注重身体锻炼,体现了对儿童健康体魄的重视。
23.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24. 精神分析理论:如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关注潜意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5. 陶行知的教育方法:他提倡“教学做合一”,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26. 高瞻课程理论基础:认知发展理论,关注儿童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培养。
27. 人生发展阶段:此处未提供具体内容,但可能涉及生命周期理论,讲述人从出生到老年的各个阶段特征。
以上内容涉及了学前教育学的多个核心概念,包括儿童身心发展、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学方法等,有助于深入理解学前教育的本质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