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预付账款与费用处理:企业预付的报刊杂志费应记入“预付账款”借方,同时在贷方记录对应的支付方式,如“银行存款”。
2. 账户借贷方含义:“借”通常表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则相反,表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 资产总额变动:当一笔经济业务只涉及资产项目,如果金额同增或同减,则等式两边金额保持不变。
4. 生产成本核算:期末企业在产品应反映在“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余额。
5.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复式记账法,其中“借”表示增加(对于资产和费用类账户),“贷”表示增加(对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6. 成本费用与收入结构: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需与收入类账户保持一致,确保收入与成本费用匹配。
7. 会计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产生了会计期间的概念。
8. 复式记账法原理:复式记账法基于会计平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9. 期末结转:“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期末应转入“本年利润”借方,但“制造费用”需分配至产品成本。
10. 恒等式变动:收到投资存入银行会导致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会计恒等式总金额增加。
11. 记账方法发展:龙门账是中国传统会计中的一种过渡性记账方法,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由单式记账法向复式记账法转变。
12. 负债项目识别:负债项目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利润,但“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
13. 盘存类账户:盘存类账户用于记录存货,如原材料、库存现金,但“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14. 加权平均法计算:加权平均法下,产品单位成本=(期初库存总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完工入库数量),计算得到单位成本为230元。
15. 账户发生额计算:负债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得出借方本期发生额为27500元。
16. 存货项目填列: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依据包括原材料、物资采购和生产成本,但不包括无形资产。
17. 会计命名时期:会计在西周时期开始有了正式命名。
18. 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下,当期收入和费用根据经济业务实质确认,例如支付本月电费200元应确认为当期费用。
19. 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按工时分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总制造费用×甲产品工时占比,计算得甲产品应分配30000元。
20. 会计主体定义:会计主体界定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
21. 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通常以年度、季度和月份划分。
22. 负债项目识别:“其他应付款”属于负债项目,而“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为资产项目,“实收资本”为所有者权益项目。
23. 借贷记账法符号:“借”表示资产增加或费用增加,“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或收入增加。
24. 所有者权益结构: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结构一致,都是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25. 会计特点: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是其区别于统计和其他核算的重要标志。
26. 不能转入“本年利润”贷方的项目:所得税费用期末不能转入“本年利润”贷方,因为它是费用类项目。
27.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明细的借方余额填列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
28. 日记账类型:“银行存款日记账”属于序时日记账,用于记录每日银行存款收支情况。
29. 银行存款核对:期末银行存款总账余额应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符,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
30. 账户核对:银行存款总账余额应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保持一致,并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对。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会计的基本概念、账户结构、复式记账法、会计假设、成本费用处理、会计报表编制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会计核算的核心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