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课程是历史学科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特别是中国境内远古人类的发展。这节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式导入开始,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引入人类起源的话题,同时对比西方的人类起源传说,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对人类起源的理解。
课程的重点在于介绍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元谋人生活在约170万年前,是中国最早确认的人类,通过展示化石和考古资料,学生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北京人则是在1929年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被发现,生存年代大约在20万至70万年前,他们已具备明显的手脚分工,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通过讨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学生能理解其体貌特征和生活方式。
山顶洞人生活在约1.8万年前,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展到氏族社会,工具制作更为进步,且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对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可以揭示人类进化的线索。此外,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骨针和装饰品,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
课程中采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学生需找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地点、特征等信息,并探讨他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获取火的方式。此外,通过互动式练习和选择题,巩固了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以及人类与动物根本区别的理解。
课程结束时,通过板书设计回顾了主要知识点,包括三个主要的远古居民及其生存年代和特点。同时,布置了列举远古人类或遗址、完成同步练习的作业,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与小学知识的衔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识图、比较分析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