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产品设计理念解析 #### 一、互联网设计与UCD理论 互联网设计并非一个独立的行业,而是一个技术领域,它与传统行业的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技术领域中,用户中心设计(UCD)理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UCD理论的应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建立在特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UCD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这种设计方法强调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确保最终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对设计和技术存在一定的误解,导致UCD理论无法得到有效应用。 例如,有些设计者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的技术手段就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却忽视了设计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技术之外的因素。实际上,不同行业应用设计时所关注的价值点往往在于其独特性和个性化,而不是共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还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 #### 二、互联网产品的技术含量与价值点 互联网产品的技术含量是衡量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和稳定性,还能增强用户体验。 然而,仅仅依赖技术并不足以使一个产品脱颖而出。在当今市场环境中,用户越来越重视产品的个性化体验和服务质量。因此,除了技术含量外,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 **用户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基础。这包括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快速响应的服务以及贴心周到的客户服务等。 2. **创新性**:创新是推动产品不断进步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3. **可持续发展**: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考量因素。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还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 三、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实践案例 以某个具体案例为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假设一家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基于Web的原型设计工具,目标是帮助设计师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在开发过程中,该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 **技术选型**:选择最新的Web开发技术和框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 **用户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目标用户的需求反馈,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规划。 - **迭代优化**: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优化产品,以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上述措施,该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一款深受用户喜爱的设计工具,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团队间的协作。 #### 四、总结 互联网产品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工作,更是一种融合了技术、人文关怀和商业策略的综合性活动。要想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设计师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UCD等理论。同时,还需注重用户体验、追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从“网页设计”到“交互设计”再到“用户体验设计”,我经常思考用什么样的名词才能清晰、准确的描述和传达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区分软件、工业领域对“产品设计”的定义。
07初在国外某招聘上发现web-based prototype这个词。于是突然明白,我们所做的事情应该是web-based design,所做的东西就是web-based product。通过明确的限定来清晰表达,于是在之后网志上开始逐渐使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说法。(现在已经相当流行了)
但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因为这个定义的复杂度很容易造成沟通障碍,不妨来考虑几个场景。
对做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同行
他们关心的是你的具体职能、专长技能、应用积累,其实这已经是专业人士之间的对话。既然是专业人士,就应该直接切入主题,比如信息架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界面设计等。双方是否真的专业在这里不重要,因为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号称”自己做什么。
不过我对喜欢装,或者不小心装的人挺不客气。比如有人上来就特牛的说“我做可用性的。”,我会反问“具体哪个方面的可用性?”有不懂的人会回答“就是产品方面的可用性问题。”我会追问“产品设计具体哪个阶段?”说做“用户体验”的场景类似,对装的人来说是教训,对不小心装的人来说是切磋。
还有类人被问急了会回答“就是产品设计所有阶段的设计都做,架构啊,界面啊、交互啊等等”什么都做代表什么都懂一点。换句话说,叫没有专长,我们听的人自然就明白了。具体某个方向是否专业,不在这里探讨。
通常我与专业人士做介绍说“专职信息架构,主要涉及设计阶段中的结构层、框架层,互动娱乐和电子商务做的比较多。”T型知识结构中需要很多实践做铺垫,但传达应该抓主要的,书面介绍更应该具体详实,而不是一堆空话,比如:
专注于互联网技术领域的UCD理论转化与实践。在网络互动娱乐、电子商贸、在线广告、户外旅行、人文地理等行业应用有丰富积累,对内容组织、信息服务、社会化网络等新媒体产品形态有较深入研究。
主要传达如下三点来证明我对设计、对架构理解的专业性:
互联网设计不是行业,只是个技术领域;参考立足于传统行业设计
UCD理论必须在特定技术领域之上才能发挥效果;参考对设计和技术的误解
不同行业应用设计的价值点在个性而非共性。参考设计的技术含量
对做互联网的圈内人士
这类人群我接触的不多,工作上也没有太多交集。一般他们关心的是“高层次”话题,虽然很多时候都不靠谱。多半是idea、VC之类的点,在我看来属于战略层、范围层的事情。
如果不是我关心、了解、熟悉的行业应用,说实话我没任何兴趣,具体原因参考如上第3点。而且多半他们对工作也只关心结果而不是过程,所以聊不到一块儿。
与他们打交道一般我主动交代“做产品设计的”完事,或者顶多补充“网站规划、功能组织”。偶尔会碰到对设计感兴趣,或者我猜测他们本身就在从事(我认为的)设计方面职能的人会多聊几句。看专业和投缘程度按如上流程一步步深入。
- 粉丝: 0
- 资源: 2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