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串讲笔记涵盖了数据库领域的基础概念、发展历程、系统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模型、数据操作以及安全保护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数据库基本概念:
- 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数据,用于决策或其他应用活动。
-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的符号记录,包括数字、文字、图形等多种形式。
- 数据处理: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数据管理:涉及数据的收集、存储、分类和传输。
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存储分散,依赖个人记忆。
-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提高了数据共享性。
- 数据库系统阶段:引入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了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 硬件: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
-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DBMS、开发工具和编译程序。
- 数据库(DB):存储实际数据。
- 人员:用户、程序员和数据库管理员。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三层结构: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实现数据独立性。
- 二级映象:保证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5. 数据模型:
- 概念模型:如E-R模型,用于现实世界建模。
- 格式化模型:层次、网状、关系、对象-关系和面向对象模型。
- 数据模型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
6. 数据操作:
- 关系代数:数学化的数据操作描述。
- SQL:用于数据定义、查询和更新的标准语言。
7. 安全保护:
- 安全性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
- 完整性控制: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 并发控制:多用户同时访问时避免数据冲突。
- 数据恢复:在系统故障后恢复数据。
8. 上机操作:
- VFP和SQL Server等DBMS的SQL操作。
- 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
9. 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
- 随着技术进步,数据库系统不断演化,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时,理解这些概念并掌握相关的操作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并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可以有效地设计、管理和维护数据库,以满足各类信息系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