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解答.pdf"
通过分析给定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提取以下知识点: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类型。
2.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比较: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3. 因特网的组成部分:
因特网由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组成。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4. 传输延时计算:
传输延时(Transmission Delay)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受端的延时。它可以分为发送时延(Transmission Time)和传播时延(Propagation Time)。发送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达传输媒体的延时,而传播时延是指数据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延时。
5. 协议与服务的区别:
协议(Protocol):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服务(Service):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6. 协议栈的概念:
协议栈(Protocol Stack):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7. 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的概念:
实体(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层(Peer Layer):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
客户(Client):服务的请求方。
服务器(Server):服务的提供方。
8.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9.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和终点五个部分。源点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对数据进行编码,传输系统负责将数据传输到接收器,接收器将数据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10. 数据、信号、模拟信号的概念:
数据(Data):指需要传输的信息。
信号(Signal):指传输媒体上传输的电信号。
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指连续变化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