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101和IEC104是两种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广泛使用的通信规约,主要用于厂站与调度主站之间的数据交换。这两种规约是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确保不同厂商的设备能进行互操作性。
1. **IEC规约简介**
IEC规约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远动通信,覆盖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通信协议。它们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错误检测机制以及通信控制机制,确保信息在不同系统间的可靠传递。IEC-101适用于串行通信,而IEC-104则专为以太网环境设计。
2. **IEC-101规约**
- **版本差异**:IEC-101有两个主要版本,即97版和02版。两者在链路地址、传输原因、应用层公共地址和信息体地址的长度上有所不同,02版增加了灵活性,支持更复杂的通信需求。
- **结构**:101规约基于OSI模型的简化三层结构,包括应用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 **服务类型**:主要有发送/无应答(S1)、发送/确认(S2)和请求/响应(S3)三种,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通信需求,如校时、参数设置和数据召唤等。
- **帧格式**:包括固定帧长和可变帧长两种,由启动字符、链路控制域、链路地址、应用数据和校验和组成。
3. **IEC-104规约**
- **结构**:104规约遵循TCP/IP模型,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七层结构,适应网络通信的特点。
- **服务类型**:与101类似,但也支持平衡传输,允许双向通信,而101通常采用非平衡传输,由一方发起,另一方响应。
- **启动站和从动站**:启动站是通信的发起者,从动站则是响应者。104规约中的平衡传输允许双方都能发起通信。
4. **101与104的比较**
- **相同点**:都用于厂站与主站间的通信,应用层定义相同。
- **不同点**:101使用串行通信,104使用以太网;101多采用非平衡传输,104则多采用平衡传输。
5. **链路层控制域**
- **非平衡模式**:在101的链路层控制域中,包含FCV(FCB有效位)、FCB(帧计数位)、PRM(启动标志位)、RES(保留位)和ACD/DFC(数据标识和流量控制标识),这些字段用于控制通信过程,如确认机制、重传和流量控制。
总结来说,IEC101和104规约在电力系统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定义了数据交换的规范,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IEC101适用于传统串行通信环境,而IEC104则适应了网络化、高速化的通信需求。理解并掌握这两种规约对于电力系统的维护和优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