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Cache写机制:Write-through与Write-back区别.docx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阵列Cache写机制:Write-through与Write-back区别 阵列Cache写机制是指阵列卡Cache的两种使用方式,即Write Through和Write Back。Write Through方式是指系统的写磁盘操作并不利用阵列卡的Cache,而是直接与磁盘进行数据的交互。Write Back方式则利用阵列Cache作为系统与磁盘间的二传手,系统先将数据交给Cache,然后再由Cache将数据传给磁盘。 Write Through写机制的特点是写操作根本不使用缓存,数据总是直接写入磁盘。关闭写缓存,可以释放缓存用于读操作。Write Back写机制可以提高写操作的性能,数据不是直接被写入磁盘,而是写入缓存。从应用程序的角度看,比等待完成磁盘写入操作要快的多。 在配置阵列的时候,如果不是和弄清楚的话,默认就可以了,系统会根据磁盘类型进行默认设置。Write caching或write-through写操作的性能可以被提高,数据不是直接被写入磁盘,而是写入缓存。从应用程序的角度看,比等待完成磁盘写入操作要快的多。Write caching可以提高写操作的性能。 Write-back(write cache)方式通常在磁盘负荷较轻时速度更快。负荷重时,每当数据被写入缓存后,就要马上再写入磁盘以释放缓存来保存将要写入的新数据,这时如果数据直接写入磁盘,控制器会以更快的速度运行。因此,负荷重时,将数据先写入缓存反而会降低吞吐量。 Starting and stopping cache flushing levels是Write-back方式下生效的两个设置,它们影响控制器如何处理未写入磁盘的缓存内数据。缓存内数据写入磁盘称为flushing。可以配置Starting and stopping cache flushing levels值,这个值表示占用整个缓存大小的百分比。当缓存内未写入磁盘的数据达到starting flushing value时,控制器开始flushing(由缓存写入磁盘)。当缓存内未写入磁盘数据量低于stop flush value时,flushing过程停止。控制器总是先flush旧的缓存数据。缓存内未写入数据停留超过20秒钟后被自动flushing。 Cache block size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指缓存分配单元大小,可以是4K或16K。选择合适的值,可以明显的改善缓存使用性能。如果应用程序更多时候访问小于8K的数据,而将cache block size设置为16K,每次访问仅使用一部分cache block。在16K的cache block里总是存储8K或更小的数据,意味着只有50%的缓存容量被有效使用,使性能下降。对于随机I/O和小数据块的传送,4K比较合适。另一方面,如果是连续I/O并使用大的segmentsize, 最好选择16K。大的cache block size意味着cache block数量少并可缩短缓存消耗延时。另外,对于同样大小的数据,cache block size大一些,需要的缓存数据传送量更小。 阵列Cache写机制的选择取决于系统的具体需求和磁盘类型。Write Through方式适合对数据保护性高的系统,而Write Back方式适合对写操作性能要求高的系统。配置Starting and stopping cache flushing levels和Cache block size可以调整缓存的读、写性能,使系统达到最佳的性能。
- 粉丝: 14
- 资源: 9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