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是一篇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教案,主要关注如何处理三位数除以非整十数的除法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特别是运用"四舍五入"法来处理除数为非整十数的情况。
教学重点在于试商方法的掌握,即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如何将非整十的除数近似看作整十数进行计算。这一步骤对于简化计算过程至关重要。例如,当处理192除以32的问题时,学生需要先将32近似看作30,然后进行试商,得出初步的商数。这种近似方法是基于四舍五入的原则,能够快速得到初步答案。
教学难点是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与除数相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且在笔算过程中保持正确性,避免因近似带来的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为何要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数,如32近似为30,39近似为40。
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更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能力培养。学生应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学也强调了验算的重要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教学环节包括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讨论自学未解、点拨自学得失和巩固自学成果。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例题理解试商的步骤,如192÷32和192÷39,理解试商策略,比较不同除法问题的试商方法。教师则通过提问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特定的整十数进行试商,以及除法计算的基本步骤,如商、乘、减。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试商方法:运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近似为整十数。
2. 估算技巧:根据除数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3. 笔算规则:在计算过程中注意乘以原来的除数,而非近似的整十数。
4. 验算验证:通过验算确认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学生将不仅学会计算技巧,还能深化对除法本质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