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
本次小班语言活动主要围绕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展开,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进餐习惯。活动的设计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念,强调创造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愿意表达,敢于表达。
**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活动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创设一个鼓励他们表达的环境。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喜欢参与直观、有趣的活动。因此,通过故事情景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理解故事,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解决幼儿在进餐时出现的问题,如注意力分散、浪费食物等。通过故事,幼儿可以理解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用餐方法。
**学情分析**
小班幼儿热衷于角色游戏,但他们可能由于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较弱。活动设计考虑到了这一点,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和表达故事内容,提供丰富的说话机会,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知层面:理解故事内容,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 能力层面:理解并复述“东瞧瞧西看看”这样的词组,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层面:认识浪费粮食的不当,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用餐技巧,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难点在于让幼儿复述简单句并自信地表达看法。
**教学过程**
1. 通过情境导入,如捡起地上的饭粒,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展示动画,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大公鸡的行为和感受。
3. 幼儿参与情境表演,扮演故事角色,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 结束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导幼儿如何避免成为“漏嘴巴”。
**板书设计**
仅标题:大公鸡和漏嘴巴
**评价设计**
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表现,对他们的发言给予及时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表达。活动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家长会,了解幼儿的进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正确的进餐习惯。
**教学反思**
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幼儿对故事保持了高度的兴趣。通过动画、互动和语言引导,大多数幼儿能跟随故事进展,并在宽松的环境中与老师交流。活动结束后,幼儿的进餐习惯有所改善,大部分幼儿掌握了正确的用餐方法,减少了浪费食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