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它探讨了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及文学现象。随着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临近,对文学地理学的科学性进行深入探讨显得尤为重要。这次科技革命可能由信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驱动,将对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为文学地理学等新兴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文学地理学的提出有三个主要原因。全球化的语境和多学科知识的积累,特别是空间学、人文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等领域的发展,为文学地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学者们对文学与自然、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文学批评实践的反思,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形成。中国学者在方法论上的探索,强调了空间维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试图弥补以往过于侧重时间维度的不足。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立足于中国文化与文论的本土化研究,挖掘理论资源并应用于古代文学研究;二是借鉴西方理论,如赫尔德、斯达尔夫人和丹纳等人的思想,他们均认识到地理因素在文学中的作用。这些研究逐渐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探索、9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以及21世纪以来的系统化和理论构建。
在理论建设方面,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被界定为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文学要素的地域特性以及文学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方法包括场景还原、版图复原、个案实证研究,以及整体性、互动性和交融性的思维方式。此外,体系建构与学科确立的过程中,强调了考察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作品的地域性特征。
在取得的一致性和突破上,文学地理学明确了其研究的基础是地理与文学之间的关联,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是两者之间的桥梁。研究层次包括微观的文学文本分析、中观的地域文化研究和宏观的文学地理分布探讨。这些成果为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学地理学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文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还展示了科技发展对人文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通过多学科交叉和本土化研究,文学地理学有望成为文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文学创作多样性的认知。